口 述:张彦勋(原县文工团团长) 年龄70岁
旁 述:孙姣桃(张彦勋之妻) 年龄67岁
录音采访:张 明
后期文字:张树全(张彦勋之子)
内 容:新化县文工团的历史
来 源:山歌醉月明
张彦勋:那些民间个体的,不是有组织的,一直到(19)55年的时候,当时候民间艺人是邵阳的、衡阳的、郴州的、祁阳的,他们呢今天流落到这个地方组织一个班底,有个老板呢牵头,过去(文工团)这是个祠堂,在这里开始演出。今天生意好就多待几天,生意不好就走了,另外的人就再来。他们过去是这样的,这里就叫做光明大戏院,还在那边有个祠堂,那里也是唱祁剧的,也组成了一个剧团。它年年呢(就这样演),在(上世纪)五十年代之前都是这么唱下去的,临时的。
张明:您那个时候也唱戏?
张彦勋:我们那个时候还没来。
张明:哦,还没来。
张彦勋:好,当时侯呢政府呢也认为这么下去不是条路,要把这些民间流落的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团,那么把这个几家通过由当时候文教局,我们这个单位当时候归教育局管,文教局管。文化教育局,由他牵头派了一个人,到这里来组织、蹲点,搞一个剧团,就派了一个姓田的,田希凤,田希凤死嘎里。
张明:那是(19)65年的事了还是?
张彦勋:(19)55年以前的事。
张明:哦,(19)55年。
张彦勋:嗯,通过他的周密组合把这些老艺人,几个团的,各地的人不是在一个地方的人,就组织起来,组织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呢,55年的时候组成了新化县祁剧团。这个场子就是(19)56年开演的。
张明:(19)56年?
张彦勋:(19)56年开演的,这个场子呢以前是个祠堂,把那个老的撤掉,花一万块钱,当时的钱还值钱咯。
张明:我还有这张老照片呐,原来新化剧场的。
张彦勋:组成了这个剧团,正式(19)55年、56年开始演出。当时的召集的人才也比较多,过去唱老戏呢是个这样的,今天我搭伴到这里来。(比如说)我是唱生角的,(就宣传)今到著名生角某某某,在这里登台演出,也就是靠这么拉生意的。老剧团呢祁剧团呢,(19)56年正式演出,演到了生存到了(19)65年。
张明:演的什么戏,第一个戏?那个时候你还没来呢?
张彦勋:那个时候我没来。
张明:哦,您只是知道,听说的。
张彦勋:当时面临着一个什么呢,三年自然灾害。
张明:对对对。
张彦勋:那个时候剧团里面就是说,当时候又是一个自负盈亏的单位。所以只不过是肯定(是国家的),这是个新化祁剧团,但是来说还是自负盈亏,你赚多点就分多少,国家没有一份蛮多补助的。好,在这么一直到了文化革命前夕,这个剧团呢过去呢,就是说要打着牌子加人。
要搞什么呢?这个老戏越来越吃不消,国家呢也禁止唱老戏了,慢慢的不准唱老戏了,那么祁剧团开始转唱到现代戏方面,现代戏上呢,过去的老艺人呢现代戏不懂简谱,不懂谱子也不懂什么,换个东西也很为难,要重新搞过。在这里也唱了几出现代戏,也可以。但是随着这个生存比较艰难的时候呢(19)65年、66年,在这个文化大革命还没开始前,要讲县文教局呢,局长到这里亲自蹲点。通过他的蹲点以后呢老艺人另外安排,有的到学校煮的煮饭搞的搞其他什么,散了很多出去了。就招些进来,招一些人进来的时候呢就组成了新化县文工团。
张明:招一些年轻的。
张彦勋:招批年轻的,从各个单位调些人来就搞成新化县文工团。
张明:那个时候您进来的?
张彦勋:那个时候我进来,所以我们全部开始演现代戏,基本上老戏没演了,演现代戏,一直慢慢的发展背后文化革命期间,马上就是文化革命了,文化革命期间我们这个剧团还是基本上抓革命促生产,还是演出的。
张明:您进来的时候搞乐器还是做什么?
张彦勋:搞乐器。
张明:是二胡还是什么?
张彦勋:我是吹黑管。
张明:吹黑管,嚯,您还够厉害够洋气的。(笑声)
张彦勋:过去唱祁剧呢也不能吹小号也不能吹什么,要我们进来才能搞得火爆点喃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化县文工团
{#commenttime}
{#commentuser}[{#commentip}]说: